LeetCodeCampsDay28贪心part02

覆盖范围的题目

122. 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 II

https://leetcode.cn/problems/best-time-to-buy-and-sell-stock-ii/

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prices ,其中 prices[i] 表示某支股票第 i 天的价格。

在每一天,你可以决定是否购买和/或出售股票。你在任何时候 最多 只能持有 一股 股票。你也可以先购买,然后在 同一天 出售。

返回 你能获得的 最大 利润

示例 1:

1
2
3
4
5
输入:prices = [7,1,5,3,6,4]
输出:7
解释:在第 2 天(股票价格 = 1)的时候买入,在第 3 天(股票价格 = 5)的时候卖出, 这笔交易所能获得利润 = 5 - 1 = 4。
随后,在第 4 天(股票价格 = 3)的时候买入,在第 5 天(股票价格 = 6)的时候卖出, 这笔交易所能获得利润 = 6 - 3 = 3。
最大总利润为 4 + 3 = 7 。

示例 2:

1
2
3
4
输入:prices = [1,2,3,4,5]
输出:4
解释:在第 1 天(股票价格 = 1)的时候买入,在第 5 天 (股票价格 = 5)的时候卖出, 这笔交易所能获得利润 = 5 - 1 = 4。
最大总利润为 4 。

示例 3:

1
2
3
输入:prices = [7,6,4,3,1]
输出:0
解释:在这种情况下, 交易无法获得正利润,所以不参与交易可以获得最大利润,最大利润为 0。

提示:

  • 1 <= prices.length <= 3 * 104
  • 0 <= prices[i] <= 104

贪心思路

观察例子可以看到,

1
2
3
输入:prices = [1,2,3,4,5]
输出:4
解释:在第 1 天(股票价格 = 1)的时候买入,在第 5 天 (股票价格 = 5)的时候卖出, 这笔交易所能获得利润 = 5 - 1 = 4。

虽然解释是第一天买,最后一天卖;但第一天买,第二天卖,第二天再买,第三天卖……最终也会得到同样的利润。因为把利润分解为每天为单位的维度,而不是从 1 天到第 5 天整体去考虑!

所以,我们可以算出每天的利润表

1
2
prices = [7,1,5,3,6,4]
DailyProfit = [-6, 4,-2,3,-2]

只统计DailProfit里大于零的利润就好了

img

那?第一天怎么就没有利润呢,第一天到底算不算的困惑中。

第一天当然没有利润,至少要第二天才会有利润,所以利润的序列比股票序列少一天!

从图中可以发现,其实我们需要收集每天的正利润就可以,收集正利润的区间,就是股票买卖的区间,而我们只需要关注最终利润,不需要记录区间

那么只收集正利润就是贪心所贪的地方!

局部最优:收集每天的正利润,全局最优:求得最大利润

贪心代码

  • 时间复杂度O(N)
  • 空间复杂度O(1)
1
2
3
4
5
6
7
8
9
10
class Solution:
def maxProfit(self, prices: List[int]) -> int:
# -6, 4,-2,3,-2
L = len(prices)
res = 0
for i in range(L - 1):
profit = prices[i + 1] - prices[i]
if profit > 0:
res += profit
return res

55. 跳跃游戏

https://leetcode.cn/problems/jump-game/

给你一个非负整数数组 nums ,你最初位于数组的 第一个下标 。数组中的每个元素代表你在该位置可以跳跃的最大长度。

判断你是否能够到达最后一个下标,如果可以,返回 true ;否则,返回 false

示例 1:

1
2
3
输入:nums = [2,3,1,1,4]
输出:true
解释:可以先跳 1 步,从下标 0 到达下标 1, 然后再从下标 1 跳 3 步到达最后一个下标。

示例 2:

1
2
3
输入:nums = [3,2,1,0,4]
输出:false
解释:无论怎样,总会到达下标为 3 的位置。但该下标的最大跳跃长度是 0 , 所以永远不可能到达最后一个下标。

提示:

  • 1 <= nums.length <= 104
  • 0 <= nums[i] <= 105

贪心思路

本题其实跳几步无所谓,关键在于可跳的覆盖范围!

img

贪心代码

  • 时间复杂度O(N)
  • 空间复杂度O(1)
1
2
3
4
5
6
7
8
L = len(nums)
maxReach = 0
for i in range(L):
if i <= maxReach:
maxReach = max(maxReach, i + nums[i])
if maxReach >= L - 1:
return True
return maxReach >= L - 1

分治思路

数值:[2,3,1,1,4]

下标:[0,1,2,3,4]

从末尾向前检查,设置当前位置(cur)是最后一位,如果当前位置到i的距离(cur - i)小于等于nums[i],说明当前位置可以被访问,最终判断cur是否回到了0

这种方法最好就是从终点走回到起点,逐渐将一个[2,3,1,1,4]的问题变成[2,3,1,1]->[2,3,1]->[2,3]->[2]

分治代码

  • 时间复杂度O(N)
  • 空间复杂度O(1)
1
2
3
4
5
6
7
8
9
10
class Solution:
def canJump(self, nums: List[int]) -> bool:
# 从末尾向前检查,设置当前位置是最后一位,
# 如果当前位置到i的距离,小于等于nums[i],说明当前位置可以被访问
L = len(nums)
startPoint = L - 1
for i in range(L - 2, -1, -1):
if nums[i] + i >= startPoint:
startPoint = i
return startPoint == 0

动态规划

设置个stepsAvailable,表示从当前位置能走的最大步数,一步步模拟,如果某个位置的nums[i]大于stepsAvailable,则更新stepsAvailable=nums[i]

动态规划代码

  • 时间复杂度O(N)
  • 空间复杂度O(1)
1
2
3
4
5
6
7
8
9
L = len(nums)
StepsAvailable = nums[0]
for i in range(1, L):
if StepsAvailable == 0:
return False
StepsAvailable -= 1
if nums[i] > StepsAvailable:
StepsAvailable = nums[i]
return True

45. 跳跃游戏 II

https://leetcode.cn/problems/jump-game-ii/

给定一个长度为 n0 索引整数数组 nums。初始位置为 nums[0]

每个元素 nums[i] 表示从索引 i 向后跳转的最大长度。换句话说,如果你在 nums[i] 处,你可以跳转到任意 nums[i + j] 处:

  • 0 <= j <= nums[i]
  • i + j < n

返回到达 nums[n - 1] 的最小跳跃次数。生成的测试用例可以到达 nums[n - 1]

示例 1:

1
2
3
4
输入: nums = [2,3,1,1,4]
输出: 2
解释: 跳到最后一个位置的最小跳跃数是 2。
从下标为 0 跳到下标为 1 的位置,跳 1 步,然后跳 3 步到达数组的最后一个位置。

示例 2:

1
2
输入: nums = [2,3,0,1,4]
输出: 2

提示:

  • 1 <= nums.length <= 104
  • 0 <= nums[i] <= 1000
  • 题目保证可以到达 nums[n-1]

贪心思路

贪心的思路,局部最优:当前可移动距离尽可能多走,如果还没到终点,步数再加一。整体最优:一步尽可能多走,从而达到最少步数。

思路虽然是这样,但在写代码的时候还不能真的能跳多远就跳多远,那样就不知道下一步最远能跳到哪里了。

所以真正解题的时候,要从覆盖范围出发,不管怎么跳,覆盖范围内一定是可以跳到的,以最小的步数增加覆盖范围,覆盖范围一旦覆盖了终点,得到的就是最少步数!

这里需要统计两个覆盖范围,当前这一步的最大覆盖和下一步最大覆盖

如果移动下标达到了当前这一步的最大覆盖最远距离了,还没有到终点的话,那么就必须再走一步来增加覆盖范围,直到覆盖范围覆盖了终点。

我们每次在可跳范围内选择可以使得跳的更远的位置。

如下图,开始的位置是 2,可跳的范围是橙色的。然后因为 3 可以跳的更远,所以跳到 3 的位置。

img

如下图,然后现在的位置就是 3 了,能跳的范围是橙色的,然后因为 4 可以跳的更远,所以下次跳到 4 的位置。

img

在代码里,我们用 end 表示当前能跳的边界,对于上边第一个图的橙色 1,第二个图中就是橙色的 4,遍历数组的时候,到了边界,我们就重新更新新的边界。

贪心代码

  • 时间复杂度O(N)
  • 空间复杂度O(1)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class Solution:
def jump(self, nums: List[int]) -> int:
L = len(nums)
# 特殊情况
if L == 1:
return 0
# 当前能到达最远距离
end = 0
# 下一步能到达最远距离
MaxReach = 0
res = 0
for i in range(L):
# 找到能跳得最远的
MaxReach = max(nums[i] + i, MaxReach)
# 遇到边界,就更新边界,并且步数加一
if i == end:
res += 1
end = MaxReach
if MaxReach >= L - 1:
return res

return res

1005. K 次取反后最大化的数组和

https://leetcode.cn/problems/maximize-sum-of-array-after-k-negations/

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和一个整数 k ,按以下方法修改该数组:

  • 选择某个下标 i 并将 nums[i] 替换为 -nums[i]

重复这个过程恰好 k 次。可以多次选择同一个下标 i

以这种方式修改数组后,返回数组 可能的最大和

示例 1:

1
2
3
输入:nums = [4,2,3], k = 1
输出:5
解释:选择下标 1 ,nums 变为 [4,-2,3] 。

示例 2:

1
2
3
输入:nums = [3,-1,0,2], k = 3
输出:6
解释:选择下标 (1, 2, 2) ,nums 变为 [3,1,0,2] 。

示例 3:

1
2
3
输入:nums = [2,-3,-1,5,-4], k = 2
输出:13
解释:选择下标 (1, 4) ,nums 变为 [2,3,-1,5,4] 。

提示:

  • 1 <= nums.length <= 104
  • -100 <= nums[i] <= 100
  • 1 <= k <= 104

贪心思路

先将nums排序,按绝对值排序,从大到小

再对小于0的数字进行反转,每次消耗一次k

如果k有剩余,就对着最小的数进行反转剩下的k次(不过按奇偶划分下就行,偶数就不用反转,奇数就反转一次)

贪心代码

  • 时间复杂度O(N)
  • 空间复杂度O(1)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class Solution:
def largestSumAfterKNegations(self, nums: List[int], k: int) -> int:

L = len(nums)
nums.sort(key = lambda x: abs(x), reverse = True)
print(nums)
for i in range(L):
if k > 0 and nums[i] < 0:
nums[i] *= -1
k -= 1
print(nums)
if k % 2 == 1:
nums[-1] *= -1
print(nums)
return sum(num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