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eetCodeCampsDay29贪心part03

有些题目有多个维度时,可以去去除一个维度(比如406)

而有些题目需要同时考虑左右相邻元素时,可以先从左向右、再从右向左遍历

134. 加油站

https://leetcode.cn/problems/gas-station/

在一条环路上有 n 个加油站,其中第 i 个加油站有汽油 gas[i] 升。

你有一辆油箱容量无限的的汽车,从第 i 个加油站开往第 i+1 个加油站需要消耗汽油 cost[i] 升。你从其中的一个加油站出发,开始时油箱为空。

给定两个整数数组 gascost ,如果你可以按顺序绕环路行驶一周,则返回出发时加油站的编号,否则返回 -1 。如果存在解,则 保证 它是 唯一 的。

示例 1:

1
2
3
4
5
6
7
8
9
10
输入: gas = [1,2,3,4,5], cost = [3,4,5,1,2]
输出: 3
解释:
从 3 号加油站(索引为 3 处)出发,可获得 4 升汽油。此时油箱有 = 0 + 4 = 4 升汽油
开往 4 号加油站,此时油箱有 4 - 1 + 5 = 8 升汽油
开往 0 号加油站,此时油箱有 8 - 2 + 1 = 7 升汽油
开往 1 号加油站,此时油箱有 7 - 3 + 2 = 6 升汽油
开往 2 号加油站,此时油箱有 6 - 4 + 3 = 5 升汽油
开往 3 号加油站,你需要消耗 5 升汽油,正好足够你返回到 3 号加油站。
因此,3 可为起始索引。

示例 2:

1
2
3
4
5
6
7
8
9
输入: gas = [2,3,4], cost = [3,4,3]
输出: -1
解释:
你不能从 0 号或 1 号加油站出发,因为没有足够的汽油可以让你行驶到下一个加油站。
我们从 2 号加油站出发,可以获得 4 升汽油。 此时油箱有 = 0 + 4 = 4 升汽油
开往 0 号加油站,此时油箱有 4 - 3 + 2 = 3 升汽油
开往 1 号加油站,此时油箱有 3 - 3 + 3 = 3 升汽油
你无法返回 2 号加油站,因为返程需要消耗 4 升汽油,但是你的油箱只有 3 升汽油。
因此,无论怎样,你都不可能绕环路行驶一周。

提示:

  • n == gas.length == cost.length
  • 1 <= n <= 105
  • 0 <= gas[i], cost[i] <= 104
  • 输入保证答案唯一。
Gas 2 5 2 3 5
Cost 1 2 8 2 4
restGas 1 3 -6 1 1
Index 0 1 2 3 4

开始令下标从0开始,就累加计算当前restGas量,如果当前累加量小于0,比如到达第三号时,此时剩余-2,则说明无论是从1号还是2号出发,肯定都会无法走完全程的,所以将下标从3开始继续尝试。

贪心思路

本题目可以不用管所谓的循环的条件,只关心剩余gas量

先求出每站跑一遍能剩下的gas量(rest = gas - cost),再直接以第一站开始遍历,将每站rest量添加到remain,如果到了第i站,remain出现负数,说明从i站之前所有站的出发,都无法完成目标;需要从第i+1站继续尝试,如果i+1站走到了终点,则说明i+1站可以作为起点;

这里有点儿难理解,为什么i+1站并没有走完所谓的全程(至少没有循环地走完全程),而只是从i+1走到L,就可以说明它可以作为起点;

因为题目里保证,如果有答案,只唯一,所以这里贪心的思路是,删除所有不可能的点,剩下可能的一定是答案

总和是关键:如果整个环的总 rest 和 >= 0,那么一定有一个唯一起点

先考虑整个数组的 total rest(即所有 rest[i] 的和)。

如果 total rest < 0,意味着总油量不足以绕环一周,无论从哪里出发,都不可能成功。

如果 total rest >= 0,问题保证了只有一个起点能成功。

这是因为环路的性质:油量是固定的,总供给 >= 总消耗,所以只要找到那个“平衡点”,就能走完全程。

算法利用这一点:在遍历过程中,我们不是在真正模拟开车,而是在检查累积油量是否可持续。如果从某个起点开始,油量 remain 就负了,意味着这个起点不行,但我们知道其他起点中有一个是行的

当我们重置起点到i+1并继续累积remain,实际上是在从i+1开始检查剩余路径是否可持续。同时,之前的失败已经帮我们"过滤"了无效起点

最终,遍历完整个数组后,如果总remain>=0,说明从i+1开始的路径是可行的,因为总rest和>=0,且我们已经排除了前面的无效点

用一个例子说明
假设我们有一个环形数组:
gas = [1, 2, 3, 4, 5]

cost = [3, 4, 5, 1, 2]

那么 rest = [1-3, 2-4, 3-5, 4-1, 5-2] = [-2, -2, -2, 3, 3]
现在,按算法遍历:
开始从索引 0,remain = 0

i=0: remain += -2 = -2 (负数!) → 起点无效,移到 i+1=1,重置 remain=0

i=1: remain += -2 = -2 (负数!) → 起点无效,移到 i+2=2,重置 remain=0

i=2: remain += -2 = -2 (负数!) → 起点无效,移到 i+3=3,重置 remain=0

i=3: remain += 3 = 3

i=4: remain += 3 = 6 (结束遍历)

总 remain = 6 >= 0,所以起点是 3(i+1 从上一步的 i=2)。

为什么 i=3 可以直接作为起点?因为:

从 0、1、2 开始都失败了,证明它们不可行。
总 rest 和 = -2 + -2 + -2 + 3 + 3 = 0 (>= 0),所以一定有一个起点(这里是 3)。
我们不需要从 i=3 单独再走一遍全程,因为算法的最后累积 already 确认了它能覆盖整个环。

另外,为什么找到了第一个可以走完剩下路的点i就是起点?或者说,第一个让remain一直保持大于0的点就是起点

这好理解,哪怕有第二个点能让remain在i+1到L的路程一直大于0,那第一个点肯定更能满足在i到L的路程一直大于0(因为第一个点的rest要大于0,而且第二个点已经保持了后续的reamin大于0),那第一个点就必然是“唯一的答案”

贪心代码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class Solution:
def canCompleteCircuit(self, gas: List[int], cost: List[int]) -> int:
# -2, -2, -2, 3, 3
L = len(gas)
rest = [0] * L
# 先计算跑一天后剩下的gas
for i in range(L):
rest[i] = gas[i] - cost[i]
if sum(rest) < 0:
return -1

# 使用贪心算法,
startPoint = 0
restGas = 0
for i in range(L):
restGas += rest[i]
# 仅小于0时才说明i之前的位置不适合作为起始位置,从i+1开始尝试
if restGas < 0:
startPoint = i + 1
restGas = 0
return startPoint

135. 分发糖果

https://leetcode.cn/problems/candy/

n 个孩子站成一排。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ratings 表示每个孩子的评分。

你需要按照以下要求,给这些孩子分发糖果:

  • 每个孩子至少分配到 1 个糖果。
  • 相邻两个孩子评分更高的孩子会获得更多的糖果。

请你给每个孩子分发糖果,计算并返回需要准备的 最少糖果数目

示例 1:

1
2
3
输入:ratings = [1,0,2]
输出:5
解释:你可以分别给第一个、第二个、第三个孩子分发 2、1、2 颗糖果。

示例 2:

1
2
3
4
输入:ratings = [1,2,2]
输出:4
解释:你可以分别给第一个、第二个、第三个孩子分发 1、2、1 颗糖果。
第三个孩子只得到 1 颗糖果,这满足题面中的两个条件。

提示:

  • n == ratings.length
  • 1 <= n <= 2 * 104
  • 0 <= ratings[i] <= 2 * 104

贪心思路

本题需要左、右都比较,但如果想一次遍历就比较左右两边是比较难的;所以可以遍历两次,一次从左向右比较,判断右边比左边高;一次从右向左比较,判断左边比右边高的情况

第一次遍历时,if ratings[i] > ratings[i - 1],则res[i] = res[i - 1] + 1

第二次遍历时,if ratings[i] > ratings[i + 1],需要注意,不能直接res[i] = res[i + 1] + 1,因为题目要求当前孩子需要比左、右孩子相对比,所以这里需要将res[i + 1] + 1(左边比右边高的情况)与res[i](之前得到的,右边比左边高的情况进行比较),取最大值res[i] = max(res[i], res[i + 1] + 1)

最后返回sumOfNums即可

贪心代码

  • 时间复杂度O(N)
  • 空间复杂度O(1)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class Solution:
def candy(self, ratings: List[int]) -> int:
L = len(ratings)
res = [1] * L
# 右边比左边高
for i in range(1, L):
if ratings[i] > ratings[i - 1]:
res[i] = res[i - 1] + 1
# 左边从右边高(从后向前遍历)
for i in range(L - 2, -1, -1):
if ratings[i] > ratings[i + 1]:
# 要取个值,保证res[i]要既比左边高,也比右边高
# 这里的res[i]就是已经比左边高的值,而res[i+1]+1是比右边高的值,取最大值
res[i] = max(res[i], res[i + 1] + 1)
return sum(res)

860. 柠檬水找零

https://leetcode.cn/problems/lemonade-change/

在柠檬水摊上,每一杯柠檬水的售价为 5 美元。顾客排队购买你的产品,(按账单 bills 支付的顺序)一次购买一杯。

每位顾客只买一杯柠檬水,然后向你付 5 美元、10 美元或 20 美元。你必须给每个顾客正确找零,也就是说净交易是每位顾客向你支付 5 美元。

注意,一开始你手头没有任何零钱。

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bills ,其中 bills[i] 是第 i 位顾客付的账。如果你能给每位顾客正确找零,返回 true ,否则返回 false

示例 1:

1
2
3
4
5
6
7
输入:bills = [5,5,5,10,20]
输出:true
解释:
前 3 位顾客那里,我们按顺序收取 3 张 5 美元的钞票。
第 4 位顾客那里,我们收取一张 10 美元的钞票,并返还 5 美元。
第 5 位顾客那里,我们找还一张 10 美元的钞票和一张 5 美元的钞票。
由于所有客户都得到了正确的找零,所以我们输出 true。

示例 2:

1
2
3
4
5
6
7
输入:bills = [5,5,10,10,20]
输出:false
解释:
前 2 位顾客那里,我们按顺序收取 2 张 5 美元的钞票。
对于接下来的 2 位顾客,我们收取一张 10 美元的钞票,然后返还 5 美元。
对于最后一位顾客,我们无法退回 15 美元,因为我们现在只有两张 10 美元的钞票。
由于不是每位顾客都得到了正确的找零,所以答案是 false。

提示:

  • 1 <= bills.length <= 105
  • bills[i] 不是 5 就是 10 或是 20

贪心思路

本题只需要讨论找钱的几种情况,记数手里5元、10元的个数,并算欠用户多少钱,是否能还

  1. 收到5元,直接收入;不找
  2. 收入10元,检测是否有5元,有则找;没有则False
  3. 收到20元,优先检测是否有一张10元一张5元,如果没有再检测是否有三张5元,有则找;没有则False

贪心代码

  • 时间复杂度O(N)
  • 空间复杂度O(1)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class Solution:
def lemonadeChange(self, bills: List[int]) -> bool:
# 记数手里5元、10元的个数,并算欠用户多少钱,是否能还
# 5, 10
nums = [0, 0]
for i in bills:
index = i//5 - 1
if index == 0:
nums[index] += 1
elif index == 1:
nums[index] += 1
if nums[0] > 0:
nums[0] -= 1
else:
return False
else:
# 20元,需要还1张10,1张5;或者三张5
# 优先还10元的
if nums[0] and nums[1]:
nums[0] -= 1
nums[1] -= 1
elif nums[0] >= 3:
nums[0] -= 3
else:
return False
return True

406. 根据身高重建队列

https://leetcode.cn/problems/queue-reconstruction-by-height/

假设有打乱顺序的一群人站成一个队列,数组 people 表示队列中一些人的属性(不一定按顺序)。每个 people[i] = [hi, ki] 表示第 i 个人的身高为 hi ,前面 正好ki 个身高大于或等于 hi 的人。

请你重新构造并返回输入数组 people 所表示的队列。返回的队列应该格式化为数组 queue ,其中 queue[j] = [hj, kj] 是队列中第 j 个人的属性(queue[0] 是排在队列前面的人)。

示例 1:

1
2
3
4
5
6
7
8
9
10
输入:people = [[7,0],[4,4],[7,1],[5,0],[6,1],[5,2]]
输出:[[5,0],[7,0],[5,2],[6,1],[4,4],[7,1]]
解释:
编号为 0 的人身高为 5 ,没有身高更高或者相同的人排在他前面。
编号为 1 的人身高为 7 ,没有身高更高或者相同的人排在他前面。
编号为 2 的人身高为 5 ,有 2 个身高更高或者相同的人排在他前面,即编号为 0 和 1 的人。
编号为 3 的人身高为 6 ,有 1 个身高更高或者相同的人排在他前面,即编号为 1 的人。
编号为 4 的人身高为 4 ,有 4 个身高更高或者相同的人排在他前面,即编号为 0、1、2、3 的人。
编号为 5 的人身高为 7 ,有 1 个身高更高或者相同的人排在他前面,即编号为 1 的人。
因此 [[5,0],[7,0],[5,2],[6,1],[4,4],[7,1]] 是重新构造后的队列。

示例 2:

1
2
输入:people = [[6,0],[5,0],[4,0],[3,2],[2,2],[1,4]]
输出:[[4,0],[5,0],[2,2],[3,2],[1,4],[6,0]]

提示:

  • 1 <= people.length <= 2000
  • 0 <= hi <= 106
  • 0 <= ki < people.length
  • 题目数据确保队列可以被重建

贪心思路

本题目有高度和顺序两个维度,同时处理起来很麻烦,所以先进行降维度;只处理高度

1、优先按h排序,从高到低,身高相同再按k从小到大;

比如

[7,0],[4,4],[7,1],[5,0],[6,1],[5,2]

按身高先排序后会得到

[7,0],[7,1],[6,1],[5,0],[5,2],[4,4]

2、再按k进行排序,这里只要按k将元素插入在k位置即可

贪心代码

  • 时间复杂度:O(nlog n + n^2)
  • 空间复杂度:O(n)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class Solution:
def reconstructQueue(self, people: List[List[int]]) -> List[List[int]]:
# 1、优先按h排序,从高到低,身高相同再按k从小到大
# 这样保证,
# 从而去除了身高的维度,下面去关注k
# 2、根据k来调整具体顺序

# lambda, 当-x[0](维度h)相同时,再根据x[1](维度k)从小到大排序
people.sort(key = lambda x: (- x[0], x[1]))
que = []

# 根据每个元素的第二个维度k,进行插入
# 由于people已经排序好了,相同高度时,将k值小的排序前面
for p in people:
que.insert(p[1], p)
return que